風災後福島輻射污染擴散 學者提醒義工應佩戴口罩

核能議題

關鍵字

風災後福島輻射污染擴散 學者提醒義工應佩戴口罩


文 / 宋瑞文(媽盟特約撰述)

日本經歷哈吉貝颱風後,袋裝核廢棄物因豪雨外流,成為海外媒體的焦點。然而,關於輻射污染擴散的問題,袋裝核廢外流只是冰山一角,偌大山林裡的高濃度污染土,隨雨水沖刷擴散,才是不可收拾的大患。有學者提醒,進入災區的義工,應佩帶口罩防範。

東京新聞報導,該報與專攻放射線衛生學的獨協醫科大學准教授木村真三合作,在風災後的10月下旬,於福島縣南相馬、磐城市、二本松市等地的土石流或河川泛濫處等15個現場,採取土砂樣本,檢驗有無輻射污染。

*民眾自發性地在道路邊採取土砂,
調查風災後的輻射污染狀況。(出處


調查結果發現,從南相馬市小高區山上流到路上的土砂,檢出每公斤3~5000貝克的放射性銫。污染土壤樣本出自河川上游的住宅地,附近有墓,是居民可能接觸到的地方,污染已往河川下游擴散。

福島核災後,山林裡除去輻射污染的部份極為有限,僅僅自邊緣往內20公尺而已,因此內部還留有高濃度的污染,這次經過豪雨沖刷,可以看到山裡土壤隨著泛濫而來,擴散到居民的生活區域。


 

風災後,學者與媒體在前述調查區域內,發現不少放射性銫介於數百到數千貝克/公斤的土砂樣本。民眾白髭幸雄在南相馬市採取的樣本為每公斤1萬1千貝克;民眾八木明明,在飯館村深谷地方的路上,採取樣本達每公斤10萬貝克(上圖),該道路原本除去污染過,一次豪雨帶來的高濃度污染土,讓除染工作前功盡棄。

日本在福島核災後,輻射污染土處理標準為每公斤8000貝克,然而,一直以來的低階核廢再利用標準,僅為每公斤100貝克。關於其中落差,民間團體代表指出,前者的設定有若干缺陷,低估輻射被曝的風險。此外,土壤污染數值超過每平方公尺4萬貝克以上,依法為放射線管理區域,應限制出入。

木村真三表示,累積在山林裡的放射性銫,隨著豪雨擴散到下游,在居民生活的地方形成輻射熱點(輻射線量特別高的地方),「前往災區幫忙重建的義工,除了要小心疾病傳染,務必戴上口罩,避免吸入輻射塵,造成體內輻射被曝。」

另一方面,福島縣表示災後從4~8個地點測得的數據顯示,輻射線量和風災前相近;縣府裡的輻射監測單位則表示,山林沒有除污,有污染土外流的疑慮,各級地方單位需要繼續監測。民間若干輻射測定所也攜手在各地追蹤調查,結果陸續累積更新中。

*矢崎克馬來台演講時的海報。


哈吉貝風災後,有台灣人不計辛勞地前往日本救災善後,感動兩國無數人心。然而,正如前述日本放射線專家的提醒,風災豪雨擴散高濃度污染土,需注意輻射防護。再者,前述調查結果,或可做為在災區生活的參考。

琉球大學名譽教授矢崎克馬表示,「山區是核災後輻射污染的蓄水庫」,被豪雨沖刷後,放射能隨之擴散到居住地,或者隨洪水直接沖擊房屋,繼而流到海裡,加重海洋輻射污染,魚類貝類等水產物也隨之污染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