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少用一度電,不只是發電廠少發一度電而已,若是火電或核電,由於能源轉換效率約在3-6成不等,沒能轉換成電力的能量,變成熱能排放到大氣或大海,會等於給地球加溫。因此節電是一石多鳥,省燃料也少讓地球發燒。
在台灣,一般人對於環保做節能之類的口號,目標可能是具體的節省電費,或者不那麼直觀的愛地球;而在日本,若干高效率的節能設備,把目標設定在減少天然氣、天然氣船運輸,甚至是火電。
(續前文)日本政府為了推動ZEH普及,自2016年起,公開招募所謂的「ZEH builder」(ZEH建商),意指能夠在2020之前,新建客製住宅ZEH在50%(ZEH比例)以上的建商。
由於住商部門是一般民眾的生活環境,也是最容易感受到減碳、節電政策的部分,特別是建築能效,還關係到民眾的健康。以下就以住宅的建築能效(建築物節約能源設計標準)為主題,參照外國的他山之石,認識台灣政府著力之處以及還能再進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