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內待上數年 未知的福島核災隱患 JULY 10, 2018 核能議題 關鍵字 : 福島核災、放射性粒子、銫、游離輻射 在體內待上數年 未知的福島核災隱患 文/宋瑞文 (媽盟特約撰述) 不管是核食,或是福島土壤遭遇游離輻射污染的問題,我們常會提及輻射防護標準,做為風險估計時的參考,然而,當福島核災裡的放射性核種的型態,和過去不盡相同時(上圖),對於風險估計的有效程度,或有重新思考的必要。 據NHK在2017年6月的專題報導〈細看未知的放射性粒子-文章〉(影片)。福島核災發生時,出現了過往核災沒看過的放射性微粒子,它們的大小約是1/1000公釐以下到0.5公釐,像是小玻璃珠似地,包覆著放射性銫。因為它不溶於水,有長時間滯留於體內或環境中的疑慮(上圖),和以往對於放射性銫的認知,可能也不一樣。 據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発機構研究員佐藤志彦的研究,會出現像是小玻璃球一般的放射性粒子,是因為使用在(福島)核電廠的管線的隔熱建材,含有玻璃成份,在(福島)核電廠氫爆時和放射性銫等核種結合的關係所致。 據東京大學工學教授森口祐一的看法,這些不溶性放射性粒子大分為A、B兩種,A約在10微米以下,相對上比較小,多半為球型,一般稱為「銫球」(但實際上可能包含放射性銫之外的多種核種),若附著在肺部最深處的肺泡,等到排出體外可能要耗上數年。B約數十微米,相對上比較大,有各種形狀,儘管不會侵入肺部,但可能附著在皮膚或黏膜上。 和可溶於水的放射性銫核種相比,不溶性的銫球(A種),因為滯留的關係,在肺部造成的輻射被曝量,對成人而言大上70倍,對1~7歲的小孩而言,大上180倍(上圖)。銫球因為相對較小,擴散範圍遍及關東(下圖)。 節目中,就健康影響的層面而言,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的學者栗原治認為,這些放射性微粒子的劑量,不到影響健康的水準。大分縣立看護科學大學的甲斐倫明教授則表示,儘管一般說來,被曝範圍越大影響越大,但像這樣非常局部集中的游離輻射被曝,也令人擔心,應該要確實地調查評估。 另一方面,由京都大學物理教授山田耕作等人所著的〈游離輻射被曝的爭論點〉(原書46~49頁),在查閱醫學教科書與追問醫師後指出,放射性微粒子在肺部深處滯留後,可能引發肺癌、肺纖維症等肺部疾病,若滯留在肺門與橫隔膜的淋巴結,可能引發惡性淋巴腫瘤。若再透過不同路徑侵入脊髓,還可能引發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原書49頁第2段)。 像這樣的不溶性放射線微粒子,不只在核災初期發現。2013年8月,福島核電廠3號機進行清除瓦礫的作業時,不但廠內輻射升高,人員遭到污染,同時遠在26公里外的輻射監測站,也發現數值上升了30倍,並在監測站裡採取到不溶性放射性微粒子(上圖)。主持人追問,這樣飛散的狀況,對農作物有無影響,來賓回答,做好對大氣與農作物的監測,是很重要的。 *延伸閱讀:311後重症患者數增加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