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奏曲》台電虧損全因廢核?能源政策討論應基於正確的資訊

核能議題

※封面圖片:核三廠(台電官網)

革命前奏曲》台電虧損全因廢核?能源政策討論應基於正確的資訊


文:徐光蓉教授/媽盟常務理事

今年初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執政的民主進步黨雖然贏得總統,但沒能守住立法院過半席次。擁核媒體認為是民眾不滿意過去八年來蔡總統的能源政策所導致。

選後不到兩周,多位國民黨立委當選⼈召開記者會,宣布將為核電廠延役問題解套。他們認為核電延役最⼤阻礙是《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中規定核電廠「延役需在五年前申請」,使得已停機的核二廠與仍在運轉的核三廠因為超過申請期限,無法延役。預備修法廢除原本延役的申請期限,同時喊話在野合作。

根據《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規範:經營者應於執照有效期屆滿前
5年至15年,填具運轉執照換照申請書;實際上,延役作業5年時間遠遠不夠。


錯誤觀念:台電虧損全是廢核造成

近來傳出3月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討論調漲電價。台電理由是俄烏戰爭造成全球燃料價格飆漲,價格居高不下;去年燃料採購就佔台電總支出六成,約6100億元,產生1985億元虧損,估算今年將再虧損類似金額。經濟部將爭取中央補助與調漲電價並行。

然擁核學者認為台電連年虧損係來自廢核,因為核電成本每度僅
1.5元,而核電機組陸續除役,以其他較昂貴能源替代所致。國民黨倡議延役或甚至蓋新核電廠的立委們,基本上是認為核電成本較其他現有發電形式便宜。只是,以美國核電廠的興衰與法國核電資料來比較,發現其實核電相當昂貴,是個依靠政府優渥補貼才能生存的產業。


至今仍有2成民眾認為核電是台灣最主要的發電形式

威權時代,能源被視為國安的一部份,民眾被禁止參與討論,更無法獲得相關資訊。核能發電技術是從核子武器製造所衍生出來,發電產生的用過燃料棒(高階核廢)含有可做為核彈原料的鈽,許多國家(包括台灣)用發展核電掩飾發展核子武器的企圖,以突破反核武擴散公約的約制,台灣的秘密核武計畫於1988年在美國強力介入下被摧毀。當時在發展核武為前題下的核能發電,其成本、電廠地質以及能否抗拒天災等問題並沒有經過審慎評估。

核一二三廠在毫無爭議情況下完工,
1985年中核三廠二號機併網開始供電,赫然發現台灣發電裝置過多,一年用電最高峰時仍有近1/3設備閒置;核電又因無法因應需求變化隨時調整開啟關閉,為了儲存核電在離峰產生過多的電只能另建大型抽蓄水力電廠,這部分並未列入核電成本。

如果核四廠計畫若依預定時程進行,電力調度將更加困難。19854月由55位國民黨立法委員以
1. 核電廠隱藏性危機:電廠安全、核廢料未有妥善處理方案及人為與天然因素導致核災的可能;
2. 核能發電不具經濟效益,應包括社會成本、尖離峰電力調整與造成設備過多閒置的浪費等;
以及3. 核電燃料受美國控制的政治顧慮等,提議暫緩核四廠興建。行政院順水推舟同意核四廠暫緩興建,當年核電佔總發電量
52%。隔年蘇聯車諾堡核災發生,核四廠預定地周遭民眾質疑核電廠安全,開始漫長的核四爭議。

多年來核電爭議,加上數十年成功的「核電教育」,許多人至今仍以為核電是台灣「最主要」的發電形式,過去幾次不同單位的民意調查都顯示類似的結果:
2017年民調有四成民眾認為核電是主要供電來源(實際僅8.3%);2024年初民調發現,仍有兩成民眾認為是核電(2023年實際僅6.3%),顯示台灣民眾對電力能源的認知不足。

至於核電是否如擁核者所宣稱「最便宜」的發電方式,因為台電公司是同時擁有火力、核電、水力與再生能源的綜合電力事業,很難釐清個別電廠的成本。擁有最多核電機組的美國與核能發電佔比最高的法國,他們的核電成本應該是較好的參考指標。



美國舊核電廠因成本高而關閉,在台灣核電卻是最便宜的?

2013年起,美國多座老舊核能電廠,並沒有嚴重的安全問題,且運轉執照還剩一、二十年,僅運轉、維修與人事成本,已高過燃煤、天然氣或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無法爭取到售電合約,只得關廠。

已知關閉的核電廠包括:威斯康辛州的
Kewaunee電廠(20135月關閉),維吉尼亞州Vermont Yankee核電廠(2014年12月關廠),內布拉斯加州Fort Calhoun核電廠(2016年12月關閉);麻州Pilgrim電廠(2019年6月)等。2021年,發展小型核電機組的NuScale公司在招募客戶時提出的「相當誘人」的電力成本,每千度電約58美元(合台幣1.74元/度),去年底已增至台幣2.67元/度。台灣核電所需燃料、設備和核電主要零組件全都來自美國,居然成本比美國低,僅1.5元/度?

美國舊核電廠因成本高而關閉,台灣核電卻是最便宜的發電形式!

核能發電佔比最高的法國在福島核災後,法國政府要求主計單位重新估計核電成本,與
2000年的審計資料大不相同,將核電研發、附屬設施與外部成本列入,運轉中的核電發電成本,從2000年估計約台幣1.3元/度,提高為約台幣3.3元/度;新建的核電廠成本更達台幣4.7元/度。

法國核電廠不僅是自己興建,且同時造幾座相似機組以便於零件通用降低成本,而法國核電成本居然比所有都靠外國進口的台灣貴!



核電越來越不具競爭力,美國業者遊說力道強

相較其他發電形式,核電愈來愈不具競爭力,美國核電協會並不樂見日益萎縮的利潤,開始製作教戰守策,展開大規模政策宣傳與遊說,希望透過民意代表制訂對核電有利的法案。成立核電業遊說機構-核能研究所(NEI)致力於建立政治影響力,降低核電業者負擔;投入大量資源攏絡重要政治或公眾人物,透過媒體密集散佈擁核新聞,進行擁核教育宣導,並遊說國會減少核電業者該處理有害事業廢棄物責任。並運作國會影響核能管制委員會(NRC)委員的任命,以及數度與眾議員合作刪減NRC預算等。

2019年俄亥俄州議會通過6號法案就是NEI自豪的成果之一:除了破壞原有的再生能源標準,取消能源效率計畫外,並規定該州消費者支付第一能源(FirstEnergy)公司總計超過15億美金補貼,以維持其擁有的兩座核電機組(Davis BessePerry)運轉。聯邦調查局於事後發現第一能源公司私下提供擁核的共和黨議員6100萬美金競選經費,幫助支持此法案的候選人當選。2023年俄亥俄州議長(如下圖)與其同夥因「收受賄絡與不當利益」分別判20年與5年徒刑。

 

2007年南卡羅來納州通過的《基載評估法(Base Load Review Act)》,允許電力公司在核電廠設計、執照申請與興建期間就可以調高電費,支應核電廠所需的一切開銷。隨後至少十個州通過類似非常友善核電的法案,包括2009年喬治亞州的《核電籌資法案(Georgia Nuclear Energy Financing Act)》。

南卡羅來納州
VC Summers計畫是美國30年來的第一個核電廠興建計畫,於2013年興建開始,預計2016年運轉。從開始就一直被施工品質問題所困擾,工程不斷延宕與預算追加,20173月承造的西屋公司宣布破產,同年7月,電力公司宣布放棄興建。但消費者已付出90億美元,南卡羅來納州法院於2019年判決,消費者透過電價調降與退費將共計收到約20億美元還款。

如果無法爭取到足夠補貼、減稅,美國核電業者最後手段:宣布核電廠入不敷出,準備提早關閉。州政府擔心失業、稅收減少或供電短缺,趕緊設法紓困;在伊利諾、紐澤西、康乃狄克與紐約州等都如此。如果核電真是最便宜的發電形式,為何美國核電業者常常宣稱瀕臨破產,要費盡心力甚至不惜違法爭取補貼?



延役作業5年時間遠遠不夠,核一、核二、核三也沒有延役空間

核能電廠延役需要時間檢查所有管線設備,更新或升級,除了三廠都有長斷層經過附近,核一廠與核二廠用過燃料棒已塞滿冷卻池,停機的反應爐心內用過燃料無法退出,根本沒有絲毫延役空間。核三廠的反應爐和蒸氣產生器都在圍阻體內,如果延役想要享有優良的熱交換效率與運轉安全,就必須更換蒸氣產生器。

只有切開圍阻體才能取出並更換蒸氣產生器,更換後再復原圍阻體。核電設施如蒸氣產生器並沒有現貨,客製化設備至少需要四五年時間製作,更換還必須有能切開再回封圍阻體的工程技術團隊。實際延役作業,五年遠遠不夠。

擁核者批評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的間歇性,無法時時供電,需要穩定的核電支撐電力系統。只是,電網系統經常發生意外,嚴重如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關閉所有核電廠;2021年初德州寒流導致天然氣管線結凍,造成大規模停電;2017815日來自中油的天然氣供應突然中斷,導致六部機組跳機,全台灣共約600萬戶用電受到影響。核電比率最高的法國2019年至2022年間每個核電機組平均關機時間分別為96天,115天,104天與152天;看來,核電並不是個很可靠的供電來源。


在決定廢止延役期限前,或許應該請問這幾位擁核的立委們:台灣有多少電來自核能發電?是甚麼因素讓台灣核電成本會比美國、法國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