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4年總統大選僅剩兩個月時間,媒體充斥著非綠陣營能不能整合的新聞:是郭柯配、侯柯配、還是各自發展?國際沸沸揚揚的氣候變遷議題,只在10月底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缺席「淨零台灣氣候對話論壇」受到些許關注。
為了因應歐盟即將實施的邊境碳稅(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制度,由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的「台灣碳權交易所」於8月7日正式成立,初期將以「代購」環保署認證的國外碳權及「碳盤查」為工作重點,待《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立法後,最快於明年進行自願性碳權交易。
蔡總統於兩年多前的地球日宣示台灣將於2050年進入「淨零排放」,並將此目標列入「氣候變遷因應法」。此項宣示與國際趨勢看似吻合。然而從實際資料看來,台灣並沒有認真改變,「淨零」只是為博得好名的「漂綠」行為。
日本國土交通省在今年用上漫畫宣傳,讓普羅大眾認識住宅節能對於能源、房價,甚至是全家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