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起,每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焥國大會時公佈評估結果。今年COP26因武漢肺炎疫情延至2021年舉辦。因為最早(2005)發表時接近2005, 從此延續每年加一,因此今年評估是「CCPI 2021報告」。
最近筆者手機的螢幕故障,因此面臨了是否修復舊手機還是購買新手機的決策命題。「除了財務上哪種選項划算之外,更換手機的氣候效應會是甚麼?」也是進行決策時被納入考慮的因素之一。
9/25 Fridays for Future全球氣候遊行,是肺炎疫情後首次全球實體串聯。當眾人積極討論如何透過系統性變革和全面轉型,守住增溫2度C、甚至1.5度C的防線時,不意外地,擁核人士再度試圖把辯論主題困在「到底要不要核能」的泥淖當中。
2020年剛開始,眾人以為Fridays for Future所代表的氣候議題,會主導德國接下來的主要政治議程。然而隨著COVID-19在全球爆發,年初的政治判斷還會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