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筆者寫了一篇〈台灣的風能和光能在夏天有多給力?〉,說明目前太陽能跟風能在用電尖峰的夏季所具有的容量價值,以及未來它們對於台灣電力系統的巨觀影響將會如何。
日前東華大學戴興盛教授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灣的公共輿論對於深度低碳的想像不足,故進行相關路徑討論時,缺乏系統性思考。筆者深感贊同;事實上,本學期期中筆者便曾經以社課講師的身份,在東吳逆思社課上,討論能源轉型過程中如何以系統性、全尺度的思考方式,綜觀深度低碳的課題。
2011年福島核災造成大量輻射污染後,日本政府不斷宣傳所謂的「福島安全論」,冀望海內外遊客放心觀光飲食。然而,倡導「福島安全論」的學者早野龍五,其論述根據的論文已撤回,共同作者的博士學位也被取消。另一方面,有日本媒體透過政府數據發現,災後福島縣已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去年台灣連續發生不少論文風波,而日本也有頗具影響力的論文失去信用。據日本各媒體報導,日本政府用來證明福島核災影響不大的論文,因研究倫理爭議遭撤回,共同作者的博士學位也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