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燒緩慢》podcast 頻道上線囉

活動訊息

《地球燒緩慢》是媽媽氣候行動聯盟於podcast頻道推出的節目。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在2022年正式改名為#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希望以輕鬆的方式,與各領域的來賓聊聊氣候變遷、能源政策、世界各國減碳狀況等等,讓我們開始一起氣候行動,讓地球燒~緩~慢~

🎧 請至連結聆聽:

Spotify | https://reurl.cc/ZWrzGA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51GE2V 


EP44|環境部:台灣2035減碳目標將是確實可執行的!

2025年是《巴黎協議》中,各國必須提交中期(2035年)減排目標的年度,而且提報截止日期是今年2月底。台灣才剛在2024年底提出預計2030年碳排較2005基準年減少28±2% 的目標,跟2022年底提出的目標24±1%相比,新目標往上調高,減碳的壓力不小。對於國際要求2035年目標再調高,台灣面臨不少挑戰!


EP43|2025台灣淨零挑戰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會議讓人失望的落幕了,現在全球把減緩氣候危機的希望放在2025年年底的COP30,2025年2月,世界各國將提交第三版國家自定貢獻(又稱 NDC3.0),希望守住巴黎協定 1.5°C 的升溫目標。台灣也將在2025年公布各部門「第三期(2026年-2030年)溫室氣體管制目標及行動方案」,政府該如何透過前瞻性的產業轉型戰略,協助製造部門加速氣候行動,讓2050淨零目標有望達成,是各界關心的重點。


EP42|樹倒是天災還是人禍?

樹大招風!每次只要有強颱侵襲,台灣各地就會傳出路樹倒塌的災情。之前的山陀兒跟康芮颱風光是在高雄以及台北就各造成超過2500株以上路樹倒榻的意外,其他縣市路樹倒塌的數字也相當驚人。其中不乏許多超過20年以上的老樹被連根拔起,有的是整棵樹連著紅磚道翻起來。真的只是因為風速太強嗎?路樹管理維護出了甚麼問題呢?


EP41|果然讓人失望的COP29

連續第三年由極權國家主辦會議,而且是連續第二年由產油國家主持氣候峰會,在亞塞拜然主辦的COP29本來就不被看好。果不其然,在比預期結束日期晚了兩天之後,COP29雖然就全球碳信用交易市場的規則達成協議;也同意至2035年為止,發展中國家將取得年度氣候財政最少1.3兆美元,協助應對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但是發達國家提供的補助及低息貸款只有3,000億美元。這金額令發展中國家不滿;至於落實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協議,因為產油國的阻撓,沒有成果。



EP40|氣候變遷影響 戶外運動賽程被迫調整

關心棒球賽事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最近棒球賽,出現全壘打的機率增加。根據《美國氣象學會公報》的研究,高溫讓球的阻力減少,每上升1°C,出現全壘打的機率就提高1.8%。看似微不足道,但氣溫高於35°C時,判決準確率大約降低1%,若影響裁判對瀕臨好球帶邊緣關鍵球的判斷,則可能影響到整場的勝敗。此外,高溫也迫使在戶外進行的賽事必須調整賽程,挪到溫度比較合宜的時段進行。剛過去的連續兩屆奧運,很多選手抱怨高溫影響了他們的成績。


EP39|在歐洲首座石油城市舉辦氣候峰會的COP29

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在亞塞拜然的巴庫開幕了,會議重點之一是要提高氣候財務協助目標;另外,如何把COP28化石燃料承諾化為具體行動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是會議所在地巴庫和COP28舉辦城市杜拜一樣,都是產油、賣油的城市,外界的期待不高!


EP38|喝水也能ESG!

根據環境部的資料,台灣一年的廢塑膠容器回收物大約是20萬公噸左右,其中,寶特瓶原料PET塑膠是第一名,超過11萬公噸,大約是將近56億支600cc的寶特瓶。在全球限制並減少塑膠使用的趨勢下,減少使用瓶裝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容易做的減廢、減塑行為,甚至可以被量化為企業執行ESG的具體作為。


EP37 | 淨零碳排可能嗎?

為了阻止地球持續升溫,到去年(
2023年)底,全球超過145個國家宣示淨零碳排,也就是承諾在特定一段時間內,做到全球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和人為移除的量相抵銷後,其結果為零。台灣也在這個行列裡。近30年來,臺灣平均溫度每10年上升攝氏 0.29 度,較全球溫度上升幅度0.21度顯著;臺灣周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更是全球平均的2倍,以每年3.4公釐的速度持續上升。台灣2050淨零目標可能嗎?

EP36 | 聰明用電省更多

在各項物價上漲的時候,電價調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因此市面上就出現一些號稱能夠節電省荷包的招數,例如:半夜洗衣服、假日吹冷氣、甚至一整天冷氣不要關更省錢等等,真的是這樣嗎?

EP35 | 花蓮。行。不。行。

今年四月三日震央在花蓮壽豐鄉的大地震,至今餘震蕩漾。過去遊客車水馬龍的花蓮,今年夏天特別冷清。即便祭出了各種旅遊補助,很多人對餘震不停的花蓮心有餘悸,因此裹足不前。而對花蓮人來說,一條平安回家的路,真的這麼難嗎?



EP34 | 算算你的網購有多少碳排!

COVID-19期間,百業蕭條,但有些行業卻異軍突起,電子商務就是其中一項。2019至2020年間,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27.6%,占全球零售總額的18%,2025 年電子商務零售業務,將佔全球零售收入的一半。疫情大流行期間,每秒約有5,000個包裹訂單產生,需要約10億棵樹才能製作約一年的紙箱包材。再加上運輸包裹過程中產生的碳排,環境負擔不可小覷。


EP33|聽見離島的呼喚

臺灣地區的離島包括東北方的釣魚臺列嶼,基隆、宜蘭外海諸島——彭佳嶼、龜山島,臺東外海諸島——綠島、蘭嶼;屏東外海諸島——琉球嶼;臺灣海峽中的澎湖群島、馬祖列島和金門列島;以及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因為景色與風土人情的差異,離島旅遊有種偽出國的感覺。你真的認識這些離島嗎?

EP32|熱島效應躲不過嗎?

地球已經連續12個月創歷史高溫紀錄,也讓「每年的夏天,都將是餘生最清涼的夏天」成為氣候圈的流行語。而「熱島效應」又助長了氣候變遷的效應,熱上加熱,台灣將來可能沒有冬天。


EP31|離島–邊陲  犧牲的體系?

夏日假期,不少人選擇到離島旅遊,因為離島與台灣不同的風貌,讓人有一種偽出國的感覺。但談到能源議題中核廢料處理的時候,離島也成為很多人鄰避效應下的犧牲首選。


EP30| 校園裡的SDGs

根據北美智庫組織 "全球足跡網絡"(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的計算,今年的81日是人類生態資源“超支日”,也稱地球超載日,意味着人類已經消耗掉了生態系統在一年中能夠生產的所有資源,從這一天開始進入“超支”,並將持續152天。每個國家因為各自的生態資源不同,超載日期不一樣,但如何讓生態/環境永續,延後超載日,成為重要的的課題。 

EP29| 氣候政策是新政府首要課題

台灣今年520順利開始了新的國家領導團隊,繼往開來,有新的挑戰,當然也會有新的機會。其中,面對全球高溫持續破紀錄,減碳壓力日增,2050淨零目標艱鉅,新政府應該如何因應呢? 

EP28|聖誕老公公變瘦了

因為環境變化太大,聖誕老公公幾乎每年都要搬家,尋找新的地方住。而且常常新的房子才剛蓋好,就因為冰層融化造成地層下陷,塌掉了。經年累月不斷的修理舊房子、蓋新房子,聖誕老公公變得越來越瘦,原本紅潤、圓嘟嘟的臉頰漸漸凹陷。


EP27|小心你家的吃電怪獸!

台灣的電價分為夏月電價與非夏月電價,因為採累進級距計費,夏月最貴的電一度高達8.46元。這幾年台灣氣溫五月份起就潮濕高溫,冷氣使用時間增加,電價激增。在每樣物價上漲的時候,搶救荷包大作戰就是找出家中的吃電怪獸! 


EP26|混亂的森林碳權

台灣碳費徵收即將上路,目前公告的計費方式是計算碳費時,可以有減量額度扣減碳費,這包括了境內境外所購買的碳權。絕大多數指的就是種樹、造林。但現在國際紛紛傳出造假的森林碳權,台灣徵收碳費時,怎麼去稽查這些真假?

EP25|公正轉型轉甚麼

2023年政府公告2050淨零12項關鍵戰略之一是:公正轉型,即以「盡力不遺落任何人」為目標,打造具公正性與包容性的轉型機制,在淨零轉型過程中戮力追求政策目標平衡性、社會分配公平性與利害關係包容性。一年過去了,公正轉型轉了甚麼呢?

EP24|2024世界地球日

2024 地球日全球年度主題:「Planet vs. Plastics | 地球與塑膠」呼籲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團結起來,為了人類與地球的健康而終結塑膠,要求 2040 年將塑膠產量減少 60%,最終目標是給予下一代一個零塑膠的未來。

EP23|告別原子小金剛

根據資策會在
2021年所做的「台灣Z世代(18到26歲)網友休閒娛樂調查」顯示,超過7成受訪者有看動畫或漫畫的習慣,超過5成受訪者願意每月以小額付費方式,觀看動漫、輕小說或購買周邊商品。動漫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動漫所傳遞的訊息,在大自然、氣候、能源議題上,可能對閱聽人產生甚麼影響呢?

EP22|延役行?不行!

台灣現在每天電力的備載容量都在
10%以上,但總有人唱衰會缺電,用「解燃眉之急」的理由,希望修法讓核一、核二、核三能不設限的延役。但根據相關規定,屆齡應除役的老舊核電廠要延役,必須能通過設施老化相關評估及設備更新改善的審議,現在規定至少五年之前提出申請,審議時間根本不夠!


EP21|餐桌上的氣候變遷

台灣去年的春茶,因為前年年底到去年四月缺水,加上高溫,產量少了一半;澎湖的漁民去年的小卷跟石巨章魚的漁獲量大減;美國
NASA的研究報告說,到2030年,餐桌上可能很難看到玉米。氣候變遷正影響我們的飲食文化。


EP20|全球氣候災損愈趨頻繁且嚴重

各種科學證據、數字統計,證實了剛過去的一年,2023年是地球史上最熱的一年。各地氣候災害頻傳,光是美國就經歷了28場損失超過10億美金的不同天氣和氣候災難,超過了先前2020年22起的記錄,造成的損失至少為 929 億美元。


EP19|你被AI製造的假訊製造的假訊息或錯誤訊息打到了嗎?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一月10日發布的「2024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s Report 2024)指出,由人工智慧(AI)生成的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和惡意假訊息(disinformation)是全球今、明兩年最大的風險;而極端氣候和地球系統重大變化則是最令人擔憂的長期問題。



EP18|春節採購 龍自己袋

根據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剛完成的一項民調顯示,多數民眾認為,推動低碳生活 (包含減少一次性浪費與促進資源回收)、提升再生能源 (如太陽能、風能) 的發展和利用率,是最有效減緩氣候變遷的政策。


EP17|COP28之後的台灣

去年12月,看守德國如同過往在COP會議期間發布各國在因應氣候變遷的表現評比。台灣依舊吊車尾,除了氣候政策表現排名在中段班,其餘的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再生能源發展等,都敬陪末座。但是針對COP28的決議:2030年前,再生能源裝置增加兩倍,能源效率提升一倍,經濟部說,我們可以做到。


EP16|未竟其功的COP28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八次締約方會議(COP28)在「加班」一天後,終於有了決議,承諾「進行能源系統轉型,脫離化石燃料」,並以公正有序的態度在這關鍵十年加速行動,以利2050年前達到淨零。
這是氣候峰會史上,首次在決議明確提到化石燃料。但是包括小島國家在內的很多團體及國家都表示,這決議遠遠不夠,而且製造了更多漏洞!


EP15|COP28:灰姑娘還在等馬車?

COP28被戲稱是掉進石油桶裡的鴿子,現在進入最後關頭,談判代表們還在拉扯。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對COP28的三項期待:各國有符合升溫控制在1.5°C的減碳承諾、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並大量投資再生能源、加速氣候正義。這些期待有機會達成嗎?

EP14|COP28值得期待嗎?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也就是一般簡稱COP28的全球氣候高峰會議將在11/30至12/12於杜拜召開。由於主辦國阿聯酋本身就是石油大國,不可能放棄化石燃料,那麼COP28的會議能讓人有所期待嗎?

EP13|能源世界將發生重大改變

國際能源總署(IEA)近日發布最新《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23)指出,三大主要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需求將於2030年前觸頂,全世界將迎來新能源轉型的轉捩點,這是IEA首度預測全球石油、天然氣及煤炭需求都將在2030年前達到頂峰。而太陽能、風能、電動車、熱泵等清潔能源的迅速發展正重塑我們的未來世界!


EP12 |錢丟到「水」裡?

國際報告顯示,氣候變遷的影響下,乾旱、急降雨,將成為生活的常態。而雨量偏重在夏季颱風的台灣,颱風掃過經常哀鴻遍野。今年的海葵跟小犬颱風造成以農業為主的中南部地區嚴重淹水,連帶的農作物售價上漲。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106至113年特別預算經費約2507.73億元,都丟到水裡頭去了嗎?


EP11|自行車風潮已過嗎!?

2020年疫情期間,因為不敢搭大眾運輸,許多人改騎一般傳統自行車,或是電動自行車,一時之間,全球車廠訂單滿到爆,甚至傳出有兩年才能交貨的情況!但2023年起,卻陸續有大車廠破產或是支票延期的消息。本來是減少交通碳排的好主意,為什麼好像不靈了?


EP10|台灣是受聖嬰影響的高風險國家!?

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剛完成的「厄爾尼諾現象(又稱聖嬰現象)對主權債務的潛在影響」報告,台灣被列為受聖嬰現象影響的高風險國家!
真的這麼嚴重嗎?台灣該怎麼因應呢?


EP9|全球電子垃圾創新高 廢棄3C「倒」哪裡?

廢棄電子電機設備論壇(WEEE論壇)資料,自2014年首次收集數據以來,至2022年底,全球產生了4.203億噸的電子垃圾,但回收的只有極小部分。這些電子廢棄物裡含有許多貴重金屬,若沒有妥善回收處理,將造成環境嚴重的重金屬汙染。

EP8|日本海產還能吃嗎?你也跟著搶鹽了嗎?

日本東京電力在
824日中午開始排放用於冷卻受損反應爐的核污染水,引起國際關注。中國立即擴大了海鮮進口禁令的範圍,將日本全境納入其中,而不僅僅是部分地區。
台灣地區則是掀起了一波搶購鹽巴的熱潮,賣場食用鹽被一掃而空。


EP7|氣候變遷影響 度假變逃難

今年七月希臘野火延燒,第一大島也是觀光勝地羅德斯島數萬名旅客倉皇逃離,有些人甚至頂著
45 度高溫步行數英里。
88日,高溫乾燥加上颶風,夏威夷第二大島茂伊島爆發野火,歷史悠久的觀光小鎮「拉海納」幾乎全被大火吞噬,甚至有人被迫跳海逃生,情況危急,完全難以躲避。


EP6|2023年地球超載日:82

汽車、火車會超載,但您知道地球也會超載嗎?根據生態資料統計,到今年82日,人類已經了耗盡今年度地球所能生產的所有資源,接下來的每一天,您我都在透支地球。

EP5|火烤地球之世界最熱日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專家說,全球海洋表面溫度在五月、六月和七月創下歷史新高,全球平均氣溫一度破了17.23攝氏度,這是百年來最高的溫度紀錄。而,讓氣候變暖的聖嬰現象才剛剛開始。

EP4 | 隨手可做的氣候行動 - "自備餐盒”

COVID-19 疫情加上極端氣溫,讓外帶外送餐飲劇增。台灣一年使用的紙容器超過 80億個,總計一年紙容器、塑膠容器回收量超過24萬公噸!

EP3 | 18款隱形眼鏡驚藏有毒物PFAS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進行隱形眼鏡檢測,發現市售超過
18 款隱形眼鏡都含全氟烷酸類(PFAS),由於 PFAS 已被認定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不少民眾擔憂若戴著含有 PFAS 隱形眼鏡會不會對眼睛造成危害?

EP2 | 七股光電吵翻天?在地青年怎麼看!

太陽光電作為綠色的再生能源,為何在全台各地引發爭議呢?七股現為全台光電累積裝置容量最多、面積密度最高的區域,居民反應衝擊生態、產業及在地社區,光電又該如何友善環境並與在地社區共好呢?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長期關注家鄉光電發展,透過在地青年的視角,讓我們得以一窺光電與七股的結與解!


EP1 ▎ 減少塑膠有解方

塑膠微粒是什麼?影響有多可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出在
2040年前,政府、產業和民間一起努力減少塑膠是有解方的,那麼減塑方法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