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4日核能二廠2號機運轉滿40年,停機、正式走入歷史。部分人士卻以核電除役後「非碳排發電比重低」,將來出口會被課徵「每年2000-4000億元國際碳稅」倡議核電廠延役。但實情是:台灣核電廠離長斷層很近,甚至就在斷層上;高階核廢滿到無調度空間,極度危險!台灣核電廠根本沒有延役的條件。
2011 年 3 月,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至今尚未終結,許多人們失去了故鄉,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作,失去了世代居住的家園。核災事故雖然由地震和海嘯引發,但真正的起因是核電的系統性缺陷,不是無法預防的天災,而是可以預防的人禍,福島核災雖已過了十二年,但至今仍無法解決災區的污染問題。
「東京電力公司及日本政府提供的佐證資料不足,某些部分還是錯誤的,並在取樣協定、統計設計、樣本分析、及假設部分有瑕疵。其中假設部分的瑕疵會導致所謂『安全』的結論有瑕疵,排除了是否有比排放入海更好選項的全面性評估。」(全美海洋實驗所聯盟NAML)
對於日本政府打算將福島核災後衍生的輻射污染水放流到海洋,東京大學准教授関谷直也透過網路民意調查發現,除日本外,周圍鄰國與英美法德等國的民眾,多半對福島產的食物感到危險,而由美國100個以上的海洋科學實驗室組成的全美海洋實驗所聯盟NAML,更是基於科學立場聲明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