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媽盟直播室 每周五上線 (目前更新至第 52 集)

活動訊息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從2018年開始,每週製作一集「媽盟直播室」專訪短片,邀請國內外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來和大家探討有關氣候變遷、能源轉型、環境、空污、節能、減碳、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安全、核廢處理等等攸關大家安全、健康與福祉的關鍵議題。

2020年度  目前更新至第 52 集

(影片排序為新 → 舊)

Episode 52(點入連結影片) – 100%再生能源  台灣做得到!

內容:
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考驗,許多國家積極檢討,希望設定更有企圖心的2030、2050減碳目標。反觀台灣不僅沒有新的2030減碳目標,連2025年之後,再生能源要佔發電多少比例,也還沒有具體結論。350台灣組織認為政府低估了台灣本身的資源,台灣要達到百分百再生能源,絕對沒有問題。


Episode 51(點入連結影片) – 全球化石燃料產量與巴黎協定減碳目標相悖!
內容: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去年首度發表巴黎協議與化石能源生產差距(The Production Gap),發現全球預計生產的化石燃料總量,較為了讓地表溫度較工業革命前水準升高不超過攝氏2度所容許的燃燒量,超出達50%。今年雖然有COVID-19減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但是各國預計每年增產2%化石燃料,離巴黎協定的減碳目標愈來愈遠。


Episode 50(點入連結影片) – 因應氣候變遷表現  台灣再度敬陪末座!
內容:
德國智庫Germanwatch剛剛發布一年一度各國因應氣候變遷表現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台灣的國家氣候變遷目標排名第25名,國際氣候政策排名第34名,但因為全球相關實際碳排等數據統計到2018年,台灣的碳排量高跟減碳目標不夠積極,讓總名次落到全球倒數第五名。


Episode 49 (點入連結影片) – 美國電力公司力拼2050零碳排!
內容:
或是自願、或是來自股東壓力、或是州議會要求,美國幾個大電力公司陸續承諾要在2050年前,致力實現零碳排放。但其實美國新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競選時就宣示,他將在國會頒布2萬億美元的清潔能源和基礎設施計畫,因此這些電力公司勢必得重新配置其計劃,以實現拜登在2035年之前實現的全國零碳電力目標。


Episode 48 (點入連結影片) – 正確認識再生能源 謠言掰掰!
內容:
雖然全球減碳的趨勢就是力推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但是反對者卻對再生能源造了不少謠言。國際太陽能協會(ISES)最近製作了「再生能源併網八大迷思破解」資訊圖表,認為只要透過電力系統的調度彈性,配上日益便宜的儲電系統,所有的謠言都會不攻自破。


Episode 47(點入連結影片) – 愈早行動因應氣候變遷 未來愈有希望!
內容: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繼2018年發布《1.5℃特別報告》之後,最近又公告了人類因不同應氣候變遷的態度,所可能導致的三種暖化未來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人類集體愈早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暖化的速度較慢,生態影響較小,所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少。


Episode 46 (點入連結影片) – 核電發電成本最高 發展也受疫情影響!
內容:
核能成本愈來愈高!根據最新2020年《核能產業現況報告》(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指出,目前核能成本為每 MWh 155美元,與每 MWh 49元的太陽能、每 MWh 41美元的風能相比,核能的價格與容量優勢已經不再。


Episode 45 (點入連結影片) – 全力衝刺屋頂光電 行政院別再擺爛!
內容:
台灣近來地面型光電裝設問題,引發很多環境生態的爭議。國內環保團體呼籲政府優先發展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屋頂型光電,暫緩地面型爭議案件的開發,以爭取更多時間,建立讓地面光電落實友善環境的機制,重拾民眾對光電信任,促進能源轉型。


Episode 44 (點入連結影片) – 化石燃料需求到頂 全球投資轉向
內容:
隨著風能和太陽能競爭力轉強,化石燃料公司的商業模式正逐漸減弱。根據國際氣候變遷撤資運動(Fossil Free)統計,全球為氣候撤資金額達 14 兆美元,有超過 1,100 間機構組織選擇不再資助化石燃料產業。美國職業投資也將近有12兆美元對投資化石燃料設限,化石燃料明顯沒戲唱了。


Episode 43(點入連結影片) – 全球油氣業者未落實減碳承諾!
內容:
全球最大石油化工企業之一英國石油公司(BP),最近公佈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具體行動方案,包括2030年減產40%石油與天然氣。不過根據一份國際研究發現,到去年年底前,全球八家最大的石油和化石燃料綜合公司,沒有一家公司將其行動與《巴黎協定》所概述的緊急的1.5°C全球變暖極限相吻合。


Episode 42(點入連結影片) – WWF:近50年內全球動物數量銳減七成!
內容: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新近公布的《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因為人類過度消耗,過去50年期間,全球動物、鳥類與魚類的數量已下跌三分之二,人類活動亦嚴重破壞了四分之三的土地、四成海洋。這份研究提出警告,人類迅速破壞大自然,很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生計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強調要保育大自然,才可保護人類自己。


Episode 41(點入連結影片) – 因應COVID-19衝擊 旅遊應轉型
內容:
全球的旅遊業因為COVID-19疫情,受到嚴重衝擊,聯合國最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今年全球旅遊業因為旅遊禁令,預估營收將損失至少 1.2 兆美元,若疫情持續到 2021 年,損失可能超過 3.3 兆美元。有業者發起自我反省,希望能一起「利用這次的疫情,重建對地球好、對人更好的旅遊業」。


Episode 40 (點入連結影片) – 氣候改革 刻不容緩!
內容:
今年九月27日在台北,有一場由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發起的「氣候改革 刻不容緩 / 青年抗暖大遊行」,眾多組織與民眾風雨無阻為氣候站出來,並提出六大訴求:台灣2050年淨零碳排、氣候危機上升府院層級、提出台版綠色政綱、強化氣候教育、氣候政策由多元族群共同商議、增加氣候科學研究資源並以科研結果作為政策依據。


Episode 39 (點入連結影片) – IEA:再生能源在COVID-19疫情中一枝獨秀。
內容: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全球能源回顧2020:新冠肺炎危機對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影響》報告顯示,再生能源是在疫情中唯一不受影響的發電來源,甚至還成長。核電發展則因為經濟因素的影響,預計將更加萎縮。


Episode 38 (點入連結影片) – IRENA:綠能成本下跌,足以跟燃煤發電相匹敵
內容:
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不久前 發布2019年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指出綠能成本超乎我們想像地快速下跌,甚至足以跟燃煤發電相匹敵。IRENA預估今、明兩年內,太陽能和陸域風電很有可能大量取代燃煤,因為兩者成本將低於現有燃煤電廠的邊際成本。


Episode 37 (點入連結影片) – 國際企業掀起淨零碳排比賽!
內容:
相對於臺灣全國工總對減碳的卸責,國際許多大企業正風風火火的追逐淨零碳排。不僅承諾要在2050之前百分之百的再生能源電力,同時也要求能源生產力加倍!


Episode 36 (點入連結影片) – 2020工總白皮書再度悖離國際趨勢!
內容:
全國工業總會在今年八月底發布「2020年工總白皮書」,全文提了六次氣候變遷,但主張限制綠能發展比例、調高燃煤基載電力比例、擋碳稅、調降工業電價、降低並延緩大戶用綠電比例等等,完全悖離國際積極減碳的趨勢!


Episode 35 (點入連結影片) – 熱浪襲擊全球 高溫乾旱助長森林大火
內容:
今年七月、八月,全球普遍性的高溫乾旱,在美洲、歐洲、北極圈都陸續傳出森林大火。西伯利亞的殭屍野火讓科學家很擔心,認為可能步上美國加州的後塵,成為每年必定上演的悲劇。森林大火除了燒毀林地外,也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讓氣候變遷的問題雪上加霜,同時也會衝擊當地的供電問題。


Episode 34 (點入連結影片) – 武漢肺炎讓地球喘息了嗎?
內容:
武漢病毒(新冠病毒)疫情讓地球獲得喘息機會,許多國際大城市的空氣污染都大幅改善,據估計,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8%,創下新高紀錄,但隨著各地逐漸復工,如果振興經濟的同時,沒有重新思考過去能源政策所導致的問題,這項無意間達成的環保成果可能很快化為烏有。


Episode 33 (點入連結影片) – 台灣2037年無煤?政策決心大考驗!
內容:
台灣今年7月,是歷史上最熱的月份,冷氣時也創新高,同樣也創碳排的新紀錄。德國研究機構以全球控制增溫不超過1.5度的情境,推算每個國家碳排最多的燃煤電廠終止年份,台灣的時間是2037年。也就是說,如果要符合國際減碳的期程,台灣目前許多剛興建完成或興建中的燃煤電廠都面臨要認賠殺出的命運。


Episode 32 (點入連結影片) – 台糖砍樹種電?問題一籮筐!
內容:
台糖公司為了配合政府綠能政策,將使用200公頃經濟林地,規劃「營農型光電」,在光電板下維持農地農用,不衝擊現有環境。消息傳出之後,各種反對風浪蜂擁而至,認為砍樹造林是本末倒置。經濟林地能不能砍?造林有多大的固碳作用?請看我們的分析。


Episode 31 (點入連結影片) – 解決校園高溫 不能只靠裝冷氣!
內容:
行政院宣布兩年內,全國中小學教室都要裝冷氣,相關費用將編入第二期前瞻計畫內。台灣環保團體認為,高溫不能只靠著裝冷氣解決,校園的通風、綠建築、光電設備隔熱、能源教育---等等,都應該同時進行。


Episode 30 (點入連結影片) – 用電大戶強制用綠電條款一波多折!
內容:
去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時,也同時訂下「用電大戶條款」。亦即「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要求特定產業的用電大戶在五年內達成用電總量的10%由自行產生或購買的再生能源提供。原本去年底就應該執行的,卻因為「大戶」有意見,拖到今年四月公告期滿後,何時執行仍沒有定論。


Episode 29 (點入連結影片) – 酷熱成常態 氣候行動不能等!
內容:
今年從六月開始,台灣各地的高溫紛紛破紀錄。這種酷熱的情況幾乎成為常態,而且是全球性的,已經陸續在各國造成災情。其中極區的高溫,牽動永凍層的變化,對全球氣候變遷影響更是巨大;氣候行動倡議成為當今不能再拖延的重要課題。


Episode 28 (點入連結影片) – 不缺電重啟中火 台電徒惹爭議!
內容:
台電在六月24日重啟了停機近半年的中火二號機,台中市環保局重罰之餘還把台電公司董事長楊偉甫依違反空污法函送法辦。台電的說法是,環保署今年二月已經撤銷台中市環保局先前廢證的違法處分,啟動中火二號機是合法的。但台中市政府認為環保署逕自撤銷處分,不符合地方制度法規定,屬無效處分。雙方各執一詞,莫以為是。但是在發電機組備載超過15%的情況下,台電重啟大型燃煤機組,徒惹爭議。


Episode 27 (點入連結影片) – 冷媒對全球增溫的潛勢不容小覷!
內容:
在嚴峻的氣候變遷影響下,全球普遍增溫,導致使用冷氣的機率增高,而冷媒對環境的影響也連帶受到關注。雖然會破壞臭氧層的CFC-12冷媒已經被禁用了,但是替代的HCFC與 HFC冷媒,增溫的潛勢都是CO2的千倍以上!除了新冷媒的開發刻不容緩之外,個人使用能源的行為調整也非常重要


Episode 26 (點入連結影片)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內容:
儘管武漢肺炎(COVID-19)肆虐導致全球各地封城,但今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仍急遽上升,達到新高峰。根據夏威夷莫納羅天文台(Mauna Loa Observatory)的資料,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7.2ppm,比2019年的峰值414.8ppm高出2.4ppm。如果要讓地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以下,全球的二氧化碳淨排放量必須維持淨零排放,亦即現有的化石燃料都比須停止。


Episode 25 (點入連結影片) – 紓困應該有條件 產業復甦不能犧牲環境!
內容:
今年全球上半年的經濟因為新冠肺炎病毒,遭受巨大挫敗,各國陸續開封之後,都積極提出各種紓困方案。國際環保團體呼籲,各國的紓困方針應堅守「零傷害 (do no harm)」的基本原則,不得放寬環境與污染管制,否則將增加健康風險,也會弱化抑制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空氣污染的能力。


Episode 24 (點入連結影片) – 後疫情時代要提防碳排劇增!
內容:
新冠疫情在今年前五個月,很明顯的減少了全球碳排放量,但是隨著各個國家解除限制之後,加上各項促進經濟措施,以及民眾的「報復性消費」,極可能像當年金融海嘯之後的情況,一年之後碳排量就劇增。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徐光蓉理事長提醒,社會結構與能源結構如果沒有調整,不可能減緩氣候變遷。


Episode 23 (點入連結影片) – 氣象學家認為2020年有可能成為史上最熱年!
內容:儘管新冠疫情暫時減少了全球新的碳排放量,但是英國的氣象學家認為,氣溫紀錄年復一年、月復一月地被打破,異常天氣越來越成為常態。今年1-3月是全球歷史紀錄上,次熱的第一季,而亞洲、歐洲是最熱第一季。到今年4月是連續第424個月,全球氣溫比20世紀平均溫度高的月份!

Episode 22 (點入連結影片) – IEA:再生能源對武漢肺炎適應力最佳!
內容:
受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多數地區都為防疫採取封鎖措施。國際能源總署(IEA)估計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減少6%,比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跌幅還要高出7倍,並創下自二戰以來的最大年減幅度。IEA指稱,在能源消耗量下降之際,IEA留意到轉向使用風力及太陽能等低碳能源的「重大轉變」,這些能源預計將占全球發電量的40%,將比煤炭高出6個百分點。


Episode 21(點入連結影片) – 能源轉型民調:藍綠皆支持再生能源!
內容:
根據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能源轉型民調顯示,支持再生能源不分藍綠,分別有63%的泛藍、87%泛綠受訪者支持「2025年綠能20%」,整體支持度更高達78%。進入新型冠狀病毒後疫情時代,有六成受訪者支持紓困方案中應附加能源轉型與減碳的要求。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台商回流應投資能源效率、承諾使用綠能。


Episode 20 (點入連結影片) – 2019全球綠能裝置再創紀錄!
內容:
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資料,2019 年全球再生能源裝置量已達 2,563.8GW ,而2019 年新增發電設備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再生能源,創歷史新高,同時再生能源也提供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電力,再創另一紀錄。


Episode 19 (點入連結影片) – 各國紓困方案出爐 金額創新高
內容: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大流行,許多國際大經濟體都遭受嚴重衝擊。根據統計,美國超過2600萬人被解僱或休無薪假。但是各國的疫情還在持續發展,幾個大經濟體必須思考在封城之下,如何讓經濟不停擺,因此紛紛提出國家的紓困方案,額度史無前例的高,甚至衝破當年的金融海嘯紀錄。


Episode 18 (點入連結影片) – COVID-19重創國際油價
內容: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後,全球原油需求銳減,美國即將到期的原油期貨價四月20日居然跌破0美元,前所未見的成為負數。雖然第二天,期貨價格回升;主要產油國也達成減產協議,但短期內仍無法消耗過剩庫存。


Episode 17 (點入連結影片) – 植樹減碳的效益被高估!
內容:
根據一項對樹木生長和死亡率調查顯示,亞馬遜熱帶森林的吸收速度,自1990年代以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放緩,估計到2035年,將從吸收碳轉為碳排放的大宗!原因除了原始林不僅會老化死亡之外,還有野火、砍伐、人為開發等破壞。因此要具體減碳,光靠植樹,是過於樂觀的想法。


Episode 16 (點入連結影片) – 車諾堡森林火災 輻射值超標16倍!
內容:
曾經發生嚴重核爆災害的車諾堡周遭的森林,最近遭人為縱火。這塊曾經遭遇核爆輻射重度污染的土地,34年後的火場周遭的輻射量居然還一度「超標正常值16倍」,不僅阻礙了救火行動,也讓周遭居民感到恐慌。


Episode 15 (點入連結影片) – 2020年台灣減碳目標挑戰多!
內容:
根據政府制定的減碳目標,我國第一期管制目標是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基準年2005年減量2%。換算之下,2020年二氧化碳的目標排放值是2.41億噸,至少必須比去年減少7%。在沒有更積極的法規約束以及經濟誘因下,要各能源消耗部門都能達標,挑戰很大。

Episode 14 (點入連結影片) – 台灣2019年用電負成長0.45%!
內容: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在今年2月15日發布的最新能源統計,台灣2019年總發電量相較於2018年削減0.5%,是2015年以來首次負成長;此外在用電量變化上亦是近四年來首度出現電力消費負成長,以工業部門降幅最多。而燃煤電廠發電占比由2018年的38.8%降至37.3%,燃氣電廠占比則由38.6%微幅削減至37.3%,是臺灣歷史上,燃氣電廠發電量首度高過燃煤電廠,進入臺灣能源轉型期的第一個關鍵黃金交叉。


Episode 13 (點入連結影片) – 新冠疫情影響 全球空污與碳排明顯改善!
內容: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衛星圖片顯示,最近中國上空的二氧化氮水平含量下降,空氣污染程度大幅度降低,而這「至少有一部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下導致的經濟放緩。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全球生產和旅行之際,一些城市和地區的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水平顯著下降。


Episode 12 (點入連結影片) – 碳定價必須兼顧氣候正義!
內容:
目前全球許多國家已經實行碳交易,且針對製造、運輸、建築等不同部門有不同的排放交易制度、碳稅機制,相對之下,臺灣上進展緩慢,如何透過制度的設計來完善管理體系、降低碳交易市場的波動,甚至處理碳交易過程中社會正義的爭議,都是關鍵議題。


Episode 11 (點入連結影片) – 全球碳定價現況遠遠不及巴黎協定目標!
內容:
雖然各國政府愈來愈體認到『碳定價』是實現減緩氣候變遷的關鍵政策工具,並且陸續實踐,但是目前涵蓋全球排放量不到5%的碳定價倡議的碳價格是與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一致,要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各國仍需很大的努力。


Episode 10 (點入連結影片) – 氣候變遷讓傳染病更難預測!
內容:
隨著天氣變暖,不少人期待武漢肺炎病毒可以像當年的SARS一樣因高溫而無疾而終。但是科學家說其實病毒也在進化,存活下來的病毒也逐漸適應高溫。科學家認為,氣候變遷是「21世紀全球最嚴重的健康威脅」。


Episode 9 (點入連結影片) – 南極高溫破紀錄 冰川融化敲警鐘!
內容:
在南極研究氣候變遷對永凍土影響的科學家今年2月9日在南極北端一個島嶼的監測站,一度錄得20.75度的高溫。事實上,這幾年高溫的影響,南極部分冰川消退,頰帶企鵝族群數量銳減六成;另外南極融冰將直接影響海平面上升,衝擊之大令人擔憂。


Episode 8 (點入連結影片) – 全台好森林運動要為台灣省下10%森林的碳排放量!
內容:
在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問題,台灣減碳的壓力很大。而在用電端,眾多的中小企業,其實有很大的省電空間,但礙於資訊不充足、資金有限,讓他們裹足不前。現在有綠能業者,配合縣市共推住商節電政策,發起了「全台好森林運動」,藉由能源管理、節能設備、以及積極的氣候行動,預計要為台灣省下10%森林的碳排放量。


Episode 7 (點入連結影片) – 全球增溫1度 離應對氣候變遷的目標尚遠!
內容:
根據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新發布的分析報告,過去十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2019年是有史以來第二熱的一年,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去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比上世紀中葉的平均溫度高出近1攝氏度,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二氧化碳和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其他溫室氣體排放所導致的。如此嚴重的變暖意味著世界距離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還很遠。


Episode 6 (點入連結影片) – 氣候變遷下的澳洲大火燒不停!
內容:
從去年九月開始,澳洲就開始有叢林大火陸續發生,持續的高溫、降雨不足,讓這種情況更為險峻。到今年二月,連首都坎培拉也告急,救火人員疲於奔命,但效果不彰,只能祈禱老天降甘霖。在急劇氣候變遷下,澳洲不是唯一發生這種天災意外的地方,美國、歐洲在這兩年也都頻傳高溫、乾燥導致森林大火的事件。因應氣候變遷的全球減碳,刻不容緩!


Episode 5 (點入連結影片) – 超過500家B型企業承諾2030達到淨零排放!
內容:
雖然去年聯合國第25次締約方大會(COP 25)的結果叫人失望,但是會議期間,全球有超過500家B型企業公開承諾到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Net Zero),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溫度增幅控制在1.5度C內的行動,要比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設定2050年目標更提前20年。台灣也有B型企業加入,令人讚賞!


Episode 4 (點入連結影片) ─ 2020台灣的減碳關鍵年!
內容:
面對全球嚴峻的氣候變遷威脅,聯合國呼籲每個國家應該提出更積極的2030減碳目標。已經有超過73個國家預計在今年提出新的國家自主貢獻(NDC),超過398個城市承諾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在面對國際要求制定2050年長期目標以及碳定價的壓力,今年是台灣的減碳關鍵年!


Episode 3 (點入連結影片) – 中火撤照會缺電嗎?免驚!
內容:
台中市政府在去年12月25日以台電違反生煤自治條例為由,三度開罰台中電廠900萬元,同時廢止二號機與三號機兩部二部機組的許可證。台電表示,此舉極可能造成夏季某個期間的備轉容量率從目前10%以上的綠燈(供電充裕),降至10%以下的黃燈(供電吃緊)。但是台灣大學風險中心趙家緯研究員指出,若強化尖峰負載管理,讓2020年負載繼續維持在2019年的水準時,則備用容量率可維持在15.9%,備轉容量率仍可維持在10%以上。也就是中火撤照,不會讓臺灣馬上面臨缺電危機。


Episode 2 (點入連結影片) – 核電廠太貴太慢 無助於減緩全球暖化
內容:
因應氣候變遷,聯合國呼籲每個國家更積極減碳。台灣擁核團體企圖推出「重啟核四」的公投訴求。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徐光蓉理事長指出,「2019 世界核能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核電佔比只剩下10.15%,比起1996年的高峰 17.5%,這些年不斷持續下降。而且核電廠愈蓋愈貴,在能源市場沒有競爭力;不同核電廠愈蓋問題愈多,對減緩全球暖化沒有幫助。


Episode 1 (點入連結影片) ─ 歐盟力拚第一個碳中和的大陸!
內容:
雖然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第25次大會(COP25)的結果令人失望,但是會議期間歐盟通過Green Deal(綠政),希望在2030年,歐盟國家減碳百分之50-55,在2050年達成巴黎協定的碳中和目標!歐盟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認為這是歐洲的登月計畫-有難度,但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