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1960年8月5日廣島市市民將和平的願望寄託在和平紀念公園的一座雕像上,代表著一位母親經歷磨難、戰勝悲傷的強烈愛。(來源)
母親全身燒傷仍趕回家找我
—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介紹(上)
文:宋瑞文/媽盟特約撰述
一位在廣島原爆當時,只有11歲的男孩回憶道:「我的母親全身燒傷,連頭髮也是,這樣穿著燈籠褲的她,像是不存在這個世間的事物。她顧慮著我的安危,總算是回到了家。當時我的臉腫到眼睛都看不到。

*圖說:在廣島原爆中被燒傷的女性。(來源:wiki)
8月14日早上,我對母親說:『可以看見媽媽了。』緊抱住她,而母親因為全身水泡,坐著就死了。我大聲嚎哭,一輩子也忘不了。當時藥品只有紅藥水,人們像赤鬼似的,痛著苦著,真的是人間地獄。」
2024年10月,日本反核武組織「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Japan Confederation of A- and H-Bomb Sufferers Organizations;簡稱為被團協)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由廣島長崎原爆倖存者組成,前述的文字,便是倖存者的證詞之一。

*圖說: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來源:諾貝爾獎官方X帳號)
「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這個名字當中的「原水爆」,表示一般人所熟知的廣島長崎原爆,以及台灣讀者可能不知道的核試爆、氫爆(水爆),以及跟後者相關的日本「第五福龍丸事件」。
1954年3月美國在比基尼環礁試爆氫彈,在附近海域捕魚的第五福龍丸,在接下來的數小時內一直暴露在輻射塵之中。試爆後的數星期,船上船員皆為急性輻射綜合症所苦,無線通信長久保山愛吉於同年9月死去(wiki)。

*圖說:第五福龍丸漁船。(來源:第五福龍丸展示館官網)
根據日本第五福龍丸展示館官網的記載,除了第五福龍丸,還有日本各地出航在外的漁船受到污染。直至1954年底,計有856隻被捕獲的鮪魚遭到污染。儘管許多船員可能遭到輻射被曝,但對健康的影響如何,還不明朗。
第五福龍丸遭遇的核試爆,破壞力是廣島的一千倍(一千五百萬噸)。隨著爆炸,帶有放射性的珊瑚粉塵隨著蕈狀雲被帶到上空,廣泛地污染了附近的島嶼與海洋。美國在1946年到1958年之間,於馬歇爾群島進行了67次的核試爆實驗。
實驗從比基尼環礁和埃內韋塔克環礁開始,許多環礁和島嶼都遭到破壞與汙染。住在島上的島民出現甲狀腺異常、死胎、新生兒異常等被害狀況。有好幾個環礁的住民已經回不去自己的家鄉。但美國只承認比基尼環礁等四個環礁的受害狀況。
有鑑於廣島長崎原爆與核試爆的傷害,被團協一直以來要求廢絕核武,然而情勢並不樂觀,核武實際上正在擴張。
2024年7月的被團協新聞記載道:據長崎大學資料,自1989年冷戰結束之後,世界上的核武數量持續減少。在90年代前半還大幅降低,之後也緩緩下降。截至2024年6月,世界上的核武彈頭有12120顆,比前一年略微降低。
可是,實際上可以發射的核彈(現役的核彈)卻在增加,自2018年開始到2024年的六年期間,從原本數量的9583顆,再增加了332顆(增加3.6%)。
明顯增加的國家有中國、北韓、印度,與巴基斯坦。以前美國跟俄羅斯擁有世界上9成的核彈,現在降到8成。這正是核武正在擴散的鐵證。儘管義大利在G7高峰會上表示,冷戰之後,核武一定要繼續縮減,但現實是,世界走到了核武擴張的時代。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