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八民眾有意願減碳 政府應速擬減碳路徑與政策

活動訊息

今(2016)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以下簡稱COP22),各締約國的共識是:全球減碳以求增溫不超過1.5度的行動已經快來不及了!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以下簡稱媽盟)今天舉行《從COP22討論台灣減碳》記者會,呼籲政府積極擬定減碳路徑和具體政策,以跟上全球試圖控制增溫不超過攝式1.5度的行動,否則未來在國際發展將日益艱困。。

每年公布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簡稱CCPI),台灣今年名次和去年一樣,停留在第52名,倒數第10名,依舊屬於「非常差」(very poor)的落後等級。其中「CO2排放量與目標比較」部分表現最差,在所有國家排名倒數第三!但是媽盟今年在COP22期間委託民意調查公司調查台灣地區民眾的能源使用行為,發現有超過六成八的台灣民眾有落實節能減碳的意願,其中超過五成的民眾願意自己花錢做。而如果政府有補助措施的話,原本沒有減碳意願的民眾,有一半的人也會改變心意。顯然政府的減碳的決心與腳步是反落後於民眾的減碳意願與行為。

這份調查還發現,許多民眾在電力主要來源的認知上不正確,超過四成以上的受訪者以為台灣電力主要來源是核能,其實根據台電網站揭露的訊息,去年(2015年)台電的電力構成比,核能只占16%,今年核一、核二只有一半的機組發電,所占電力比應該更少。另外在交通方面,超過八成以上的民眾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自家機車或汽車,宜花東甚至超過九成,這些都是CO2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只有北北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超過四成,其他地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民眾不到一成。

去年底全球連署通過的巴黎協議,短短不到一年期間就正式生效,顯示國際間共同感受到氣候變遷問題亟需解決的急迫;COP22會議中除了各國代表商討如何在巴黎協議建立架構,成立再生能源、氣候脆弱國家聯盟等倡議加速減碳外,民間企業如保險業致力於減少氣候衝擊,金融業降低投資高污染產業,地方政府、民間團體與社區如何協助政府積極發展低碳社會等,教育與環境永續及醫療衛生結合等,努力將CO2減量變成全人類共同的活動。然而,各國目前所提自願減量承諾總和與增溫不超過攝氏兩度(或1.5度)路徑有相當大的差距,希望藉由各界共同努力可以不斷提升各國減量目標。 

台灣很早就開始關注氣候變遷問題,也設置了相關法規,可惜法案多流於形式,缺乏實際減量作為。CO2排放直到數年前經濟發展停滯,排放才轉平緩、下降;但台電公司增建中的多座大型燃煤燃氣電廠,卻是反其道而行。 巴黎協議呼籲全球在本世紀中達到人為排放與自然吸收相當,台灣執政當局應該提出明確的減碳路徑,才能擬訂符合國際趨勢的能源政策。

記者會中,長期研究台灣氣候變遷與能源政策的台北大學經濟系王塗發教授指出,德國因應氣候變遷以及福島核災後廢核路徑所採取的能源轉型政策就是電業自由化以及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反觀台灣執政當局現在提出的電業法修正案,幾乎可以說是被台電綁架,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兩階段開放,而且還對再生能源發展設限。他呼籲電業法修法應該朝正確的方向走。

台北市在去年提出了減碳目標,將以「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約1,600萬公噸)減少25%(降至約1,200萬公噸)」為中期目標,「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約1,600萬公噸)減少50%(降至約800萬公噸)」,在此次記者會中,悠遊卡公司特別捐贈媽盟造型悠遊卡,鼓勵大家多搭乘綠色交通,減少碳排放。
 

新聞聯絡人:楊順美

Tel:02-2709-6101  02-2704-8856 #762

E-mail:lutai.yang51@gmail.com


 ( 附件:20161129媽盟能源使用調查.pdf )  
 ( 附件:COP22 觀察.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