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宇都宮聰在Goldschmidt大會演講,
內容包括他在東京的空氣濾網上發現到的微粒。(來源:Goldschmidt)
“這些資訊對政府很敏感”
— 受到壓力而最終被拒絕的污染研究論文(三)
文:宋瑞文/媽盟特約撰述
前情提要:在福島核災後發現的不溶性「銫富微粒」,帶來未知的健康風險,然而,一篇關於從東京採取的銫富微粒汙染論文,遭遇壓力而被期刊拒絕。
(續前文)2016年6月,最重要的地球化學國際會議 Goldschmidt 大會在橫濱市舉行,九州大學的環境放射化學家宇都宮聰受邀做大會演講,他提及關於東京空氣濾網樣本的研究(封面圖片),在大會受到廣泛關注甚至報導。會議主席圦本尚義(Hisayoshi Yurimoto)對他說:「非常有趣且驚人的研究結果。」
2016年8月,東京都立產業技術研究中心TIRI永川榮泰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櫻井昇(Noboru Sakurai),發信給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JAEA的環境放射化學家大貫敏彥,要求他歸還濾網樣本,大貫說已寄出,但櫻井堅持沒有收到。
因為大貫敏彥曾要求JAEA的工作人員,把他留在JAEA管理區域的濾網樣本寄還,因此,樣本有可能是在那裡,連同其他的福島相關樣本一起處理。
2016年10月,由於大貫敏彥一直要求宇都宮聰歸還濾網樣本,宇都宮聰向期刊《科學報告》提交論文。2017年1月,經過同儕審查後,論文被接受。這份論文除了日本的研究者,還有美國史丹佛大學核物質專家Rodney C. Ewing等人。

*圖說:東京大學教授森口祐一在電視上談論銫富微粒。(來源:x)
2017年,1月27日,就在論文被接受之後的幾天,同為銫富微粒研究者的東京大學教授森口祐一(Yuichi Moriguchi)與京都大學教授五十嵐康人(Yasuhito Igarashi),一同訪問大貫敏彥。
大貫敏彥給他們看即將刊出的論文影本,森口祐一感到非常驚訝,並在訪問當天發信給他,敦促他把論文告知東京都立產業技術研究中心TIRI,又說:「這些資訊對政府很敏感,如果引起政府不滿,可能會對研究產生阻礙。」森口也聯繫了TIRI的櫻井昇。
訪問隔天,大貫敏彥把論文寄給櫻井昇,後者並不高興,他預料到這研究的政治含義,研究的濾網樣本又是出自他所在的單位。
更不要說櫻井昇的團隊在2011年就研究過這些樣本,卻沒能檢測到銫富微粒。如果論文發表,可能會對他的團隊造成打擊。根據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獲得的電子郵件,櫻井幾乎是立即採取行動,阻止論文發表。
2017年,2月1日,《科學報告》副主編寫信給宇都宮聰,說有一位研究人員已經聯繫了該期刊,對於濾網樣本的來源表示擔憂。
宇都宮聰不知道這個投訴的意思,也不知道誰去投訴,他問大貫敏彥,大貫者告知他,已經把論文寄給東京都立產業技術研究中心TIRI。
大貫敏彥向宇都宮聰解釋,給研究者樣本就是要研究,不需要正式協議。宇都宮也如此向《科學報告》解釋,但編輯不接受,要求他證明樣本得到授權。

*圖說:大貫敏彥是東京工業大學的教授。(來源:台灣清華大學)
2017年7月,東京都立產業技術研究中心TIRI,向大貫敏彥(上圖)所任職的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提出正式投訴,指控他違反內規與研究準則,「未經同意就提供樣本給宇都宮聰」。
東京工業大學的調查委員會對大貫與宇都宮展開調查,宇都宮回憶道:「這就像一個法庭。」調查委員會最後認為他們兩位「沒有不當的科學處理」(下圖)。

*圖說:東京工業大學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果及其英譯,
大貫敏彥與宇都宮聰都沒有不當的科學處理。
(來源:美國原子學家公報文章)
向東京市長陳情結果更糟
奇怪的是,東京工業大學仍然認為問題沒有解決,持續施壓,要求歸還所有的樣本。而宇都宮聰認為,樣本是他論文的證據,此外,放棄樣本違反他所在大學的規定。
宇都宮聰在給出了一部分供東京工業大學比對來源之後,在9月13日把其他的樣本寄給另一位共同作者,美國史丹佛大學的Rodney C. Ewing加以保全。

*圖說:另一項預算遭刪減的福島汙染研究。圖上是研究福島畸形蝶的學者野原千代的遺言,儘管是被收錄到國外大學教科書的知名研究,她所屬的實驗室卻被刪減預算。
圖下為翻譯。(來源:大瀧實驗室連結庫存檔)
事情發展到這裡,宇都宮聰的論文仍然沒有在期刊上發表,因為東京工業大學的上級是東京都,他大膽地做出最後的努力,寫信給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陳情,但事情很快地變得更糟,宇都宮說:「我變得很難得到研究所需的贊助。」(待續)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譯者劉明揚審閱。
※延伸閱讀:畸形蝶的啟示 — 死而後已的福島核災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