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省一半!東京晴空塔的"地下熱"資源

能源萬象

※封面圖片:東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
來源:官網


能源省一半!東京晴空塔的"地下熱"資源


文/宋瑞文 (媽盟特約撰述)

東京晴空塔
TOKYO SKYTREE)是國際聞名的世界第一高塔,也是喜愛日本的台灣人有興趣的地方。不過,除了高聳的「天望迴廊」等知名景點之外,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它的「地下」也很可觀,有著工廠般偌大的「地中熱」供熱系統,提供相當的節能減碳效益。

據日本「地中熱促進協會」說明,所謂地中熱,是指利用地下十公尺左右的、冬暖夏涼的常年恆溫:在夏天比地上溫度低,在冬天比地上溫度高的特性,或者作為空調,或者用來融雪等。是一種處處都有、利用時相對方便的自然資源。

要補充說明的是,地熱和地中熱的概念並不相同。地熱是地球擁有的熱源,儘管地中熱也算是地熱的一部份,但從利用的方法來看,地熱是在火山附近利用高溫,做發電等用途,而地中熱則是以土地之下的恆溫為能源,兩者相似但不相同。

*位於東京晴空塔地下的地中熱熱泵。
(來源:東京都環境局


東京都環境局資料,東京晴空塔透過基樁附有的管子與鑽孔等方式,取得地中熱,讓水在管子內部循環,進行熱交換,驅動地中熱熱泵(heat pump)提供冷暖空調。


*東京晴空塔利用地中熱的概念圖。
熱泵(ヒートポンプ)在冬天時利用管線內的水採熱,
夏天時放熱。(來源:日本熱供給事業協会

 

透過對地中熱的利用,東京晴空塔得以節省不少能源使用量。和同樣規模的過往設備相比,地中熱一年能夠節省48%的能源消費量,相當於47噸的碳排。地中熱熱泵的冷卻能力為50RT(632MJ/h,加熱能力為800MJ/h


運用地中熱的區域,不僅只於晴空塔本身,而是以晴空塔為中心的「東京晴空塔街區(東京スカイツリータウンⓇ)」(上圖,來源為日本熱供給事業協会),總面積為10.2公頃。這是日本第一個採用地中熱的「地域冷暖空調(大規模複合開發案)」。除了節能減碳,對於熱島效應的抑制,提升防災功能、經濟性等均有助益。

據東京新聞
20231報導,日本能源消費有一半以上來自暖氣等製熱需要,利用地中熱能夠大幅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有試算顯示,辦公大樓利用地中熱,可以減少25%的電費。

然而,因為日本地盤較為複雜的關係,在地下配管的費用是歐美的
2~3倍,若是新建獨棟住宅,地中熱利用設備,要價3~400百萬日圓。另一方面,政府支持的研究機構正在研發新的工程技術,預計可以降低兩成以上的成本。東京都目前補助最高可達180萬日圓。

據日本環境省
2020年度調查等資料,目前世界上利用地中熱最多的是中國,其地中熱熱泵的額定熱功率為26450MWt,其次是美國的20230MWt,而日本不到200MWt,還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地中熱是在我們腳下就有的自然資源,雖然近年在日本漸漸受到重視,但利用歷史可回溯到古代,像是把蔬果保存於地下,或者是縄文人的竪穴式住居,有多樣的利用形式。即便不是十公尺深的地下恆溫,光是地板下同樣冬暖夏涼的空氣,在日本都有建商加以利用,引入室內換氣,降低空調負擔,成為建築節能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