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島核災發生時,出現了過往核災沒看過的、富含放射性銫的放射性微粒子,由於它不溶於水,和過去認知的放射性銫不同,過往對內部器官被曝劑量的評估也不再適用,為人體帶來未知的健康風險。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於311福島核災週年召開聯合記者會,除了強調勿忘福島核災教訓,還要請在野黨回答社會大眾,為何只要核電不顧核安? 呼籲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應先排入核安三法、核廢選址法,讓台灣的核電安全標準與先進國家對齊,解決核廢料爭議,才有資格談是否繼續使用核電。
簡單地說,目前建造一座核電廠的成本高昂,總金額達到原預算的幾倍的情況並不罕見,在日本受到關注。在2024年的一場電視政策辯論上,日本政黨令和新選組的長谷川羽衣子說:「核電的成本、風險與工期都不符合現實,法國最近雖然有新的(弗拉曼維爾)核電廠,但工期延長了12年,成本增加2兆日幣。
「一年電費百萬日圓的憤怒」2024年9月底的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新近運轉的美國核電,在一年之內讓電價暴漲2倍。近年新運轉或建設中的核電廠,成本超出最初預估3-4倍不等,為消費者帶來沉重的負擔。